迎接21世纪,全面进入信息时代
迎接21世纪,全面进入信息时代
李国杰(中国工程院院士)
21世纪,世界将全面进入信息时代。整个社会的基础将发生改变,传统经济逐步向“知识经济”过渡,以知识产权和管理能力为主的人力资本(有人称为知本)、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形成的新经济模式,将在21世纪世界经济中起决定作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机和因特网的普及应用,是20世纪最重大的科技进步。计算机应用已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巨大动力,并且进入千家万户,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21世纪信息技术将与人们的生活更加息息相关,计算机将如同今天的马达一样无处不在。计算机、通信与信息家电的迅速融合已经展示了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前景。人类将通过信息、文字、手势、表情等各种自然方式与信息工具、用具交流,沉浸在十分和谐的人机交互环境中。
一个国家占领了信息技术的致高点,它将在21世纪获得经济上的主导地位。摩尔定律揭示了信息技术的指数发展规律,它意味着后来者未必落后。中国有希望在未来的10—20年内在信息领域迎头赶上发达国家。芬兰、瑞典等北欧小国在通信领域的辉煌成绩给我们提供了后来居上的例证和许多启迪。中国即将进入WTO,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机遇(当前也有新的挑战)。我们能否抓住这次机遇对中国21世纪的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进入WTO是我国更深层次的改革开放,我国企业不仅面临技术上的竞争,而且面临更严重的人才竞争。我们在技术上落后几年并不太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观念落后,在激励人才的机制上落后。今天的硅谷创新型的技术人才已形成卖方市场,有了一项独创性的技术成果,很容易找到风险投资,风险投资商非常愿意给骨干技术人员与创业者原始股份。如今在一些股市上很牛气的信息企业工作的技术人员从股市中得到的回报远远高于工资收入。这是导致硅谷空前繁荣的真正动机。我国的企业如果不在激励机制上与国际接轨,“以人为本”就是一句空话。思想解放是经济大发展的前提,我们一定要冲破各种不利生产力发展的思想束缚。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可行不可行的依据,才能适应进入WTO以后的新形势。
信息化本质上是不断扩大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应用,要把提高应用水平作为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与归宿。所谓计算机应用就是开展计算机服务,不论是计算机硬件还是软件,最终都要落实到服务,计算机产业本质上就是计算机服务业。电子商务、社区信息网、数字图书馆、远程教育、企业信息门户都是不同形式的信息服务。ASP(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目前是国外最受风险投资关注的业务。我国目前信息产业主要是硬件产业(约占80%),信息服务业占的比重很小,这种产业结构急需调整。信息服务的广泛程度,效率与质量应成为衡量我国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让我们共同努力,把信息服务像洪水供电一样送到每一个企业、每一个机关、每一个家庭。21世纪中国信息化和信息产业的前途十分光明。
(19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