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所春季战略规划会暨学术委员会顺利召开

  2016年3月3至4日,计算所春季战略规划会暨学术委员会在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园区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召开。所外专家、所务会、学术委员会、总工办、科研实体、分部/分所、职能部门的95名科研骨干和管理者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围绕我所十三五规划和所务会对2016年度工作的要求,深入讨论了全所及各部门2016年的工作计划。


会议现场

  首先,学术委员会特邀张晓东老师和王晓阳老师分别做了题为《通用计算机系统结构在大数据的处理中遇到哪些麻烦?》和《“人工”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的特邀报告。张晓东老师用形象的举例介绍了大数据给系统结构和操作系统设计中所带来的问题,并探讨了中外企业发展的不同模式,张晓东老师认为美国、日本的企业奋斗的盈利可以让全民分享,而目前中国国企让全民分享很有限的福利,并发出了我们是否需要修正目标的疑问。王晓阳老师在报告中回顾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人工在人工智能历次重大发展中的作用,王晓阳老师认为人工在人工智能里是不可或缺,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研究数据采集、选择和目标设定等问题。


王晓阳老师做报告

  随后,孙凝晖所长作了题为“对计算所十三五规划的思考”的主题报告。报告中,孙所长首先对科技在促进经济上所起的作用进行了全面论述 ,并提出科技发展要有十年提前量的指导思想;然后,谈到了对计算所如何做到引领的认识,分析了与国际第一和国际一流计算机学科的对比,阐述了计算所最需要突破性的研究工作,完整性、产业性、原始性三者缺一不可,要避免原始创新的碎片化。最后,孙所长介绍了计算所十三五规划的思路,计算所的发展模式要从自主创新转变到引领创新(斯坦福模式),把计算所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研究机构,进一步凝炼目标,面向 “互联网+” 国家重大需求 ,通过网络计算创新研究院,引领中国“信息高速铁路”技术的发展。


孙凝晖所长做报告

  胡伟武老师回顾了龙芯近年来的发展历程,并着重介绍了龙芯CPU“十三五”研发规划,并强调龙芯正在做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建立IT自主体系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徐志伟老师围绕着可重塑计算机进行了报告,从计算机系统发展经历三个历史性阶段,速度优先、扩展性优先、效率优先谈到了数量级效率提升已成为同行研究重点,并指出可重塑计算机有可能实现千倍能效提升,最后对正在研发的可重塑处理器、可重塑机群和海计算机的进展进行了介绍。


计算所学术委员会

  大会报告后召开了计算所2016年学术委员会会议,会上学术委员们对计算所的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总体上表示赞成,并建议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要更加注意与国内相关部门和团队的合作。

  随后,各研究实体、职能部门、分部/分所负责人围绕孙所长的报告和所务会对全所各部门2016年度工作要求,报告了本部门2016年的工作规划。

  在各部门汇报完毕后,大会围绕“计算所十三五规划、做大事、成为源头、技术转移”等议题,分三组进行了热烈的研讨,与会人员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李国杰院士谈了对此次大会的感受,孙凝晖所长对大会做了总结发言。

  李国杰院士指出,六十年来计算所有几件事被人们所记住,主要包括:五十年代初对人才的培养,为两弹一星研制了很多计算机,创立了联想、曙光和龙芯等高科技公司等,回想曙光、龙芯的创业历程,成就上述成果的重要条件是计算所做了别人认为做不到的事,未来五到十年计算所要想打造更多能称为源头的成果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希望计算所多引进跟多35左右的青年人才,打造宽松的、创造性的文化和开源开放的氛围,要有豪情壮志,就会成为一流研究所。

  孙凝晖所长最后做了大会总结,孙凝晖所长指出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要有定力,不为外界和短期的目标所诱惑,一些重要的方向要坚持不懈,五年上个台阶,十年上个大台阶,二十年就变成大事,计算所的使命,抓住学科的优势,培养学术的本领,做科学研究急不得,要好好谋划十三五规划,只要规划里的目标五年后我们可以逐条实现,计算所的大事就自然而然的完成,计算所提出的信息高铁和信息高铁里的核心设备能够真正服务于国家信息产业。同时,短期目标也很重要,争取更多科研资源和力争所办公司早日上市,探索引领的模式,打造自主的生态环境,争取在历史上留下能让人们记得住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