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创新使科学院计算所焕发青春
知识创新使科学院计算所焕发青春
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兴起使世界形势正在发生巨大变化,信息领域的变化尤为明显。创新的思路、创新的技术已成为推动信息产业和网络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尖子人才已成为发展信息产业最稀缺的资源。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国家对两类不同的科研机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从事技术开发型的部属省属研究所及地方科研机构要求尽快转制为企业或并入企业;对于中科院一部分从事知识创新的国立研究所,按江总书记的指示要求,要“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为我国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创新贡献”。中科院计算所是最先进行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国立研究所,它将成为我国计算机与信息领域的一支国家队,从事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中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科学技术研究、承担国家重大、关键性的科研任务,培养计算机和信息科学技术的高级专业人才,并与联想集团紧密联系,承担联想集团中长期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工作。
根据这一定位,在一年多的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中,计算所已经进行了大力度的体制改革与人员分流。在科研工作和技术转移等方面已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在98年底研制成功每秒200亿次的曙光2000-I超级服务器以后,99年9月又完成了曙光2000-II超级服务器,向国庆50周年献了一份厚礼。经过三个多月一大批用户的使用,证明该系统稳定可靠,使用方便,峰值计算速度已突破每秒1000亿次,1月28日通过了国家鉴定与验收。科学院网络中心已订购曙光2000-II做主服务器,此外,还有不少单位与部门已要求订购曙光2000-II超级服务器,它将成为我国正在建立的国家高端计算环境和信息化建设的关键设备。除服务器以外,计算所与Motorola公司合作,在后PC时代的终端系统与软件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1)开发完成了一整套电视台播出数字电视节目所需要的核心数字播出设备,包括MPEG-2编码器、MPEG-2复用器、数字卫星电视转发器等;2)推出了视频点播系统(VOD);3)ISDN用户—网络协议软件包;3)ATM网络等多边协议软件包;4)瘦客户端嵌入式系统产品平台。上述成果为我国数字音频视频领域的发展开拓了新路,其中MPEG-2算法研究取得了国际领先的成果。此外,与联想集团合作,推出了我国第一种自行设计生产的掌上电脑,并已形成批量生产能力;建立了网络产品测试实验室,为联想科技公司推出网络产品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开发成功服务器存储器测试系统,为提高联想服务器的质量提供了可靠保证;为联想服务器提供了自主开发的安全软件;为联想幸福之家网站开发了大型信息搜索和管理软件。
近两年内计算所承担的研究课题6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国家攀登计划3项,973项目2项,国家863项目24项(其中重大项目5项),国家攻关项目7项,中科院项目10项,项目总经费超过1.3亿元,计算所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数和人均经费在国内位居前列,充分显示了计算所作为国家队的科研实力。计算所承担的研究项目,不论是基础研究还是高技术研究,既满足国家的战略需求又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已引起联想等高技术企业和风险投资商的极大兴趣。比如国家基金重大项目“并行处理与面向地学分析的高分辨率实时成像”以及中科院重大基础研究项目“DSM网络并行处理与突发性自然灾害应急评估”将对我国的自然灾害预报与应急处理提供技术支撑。973项目“知识挖掘和网上海量信息的智能化查询”将对我国信息化建设,特别是信息内容的处理提供独创的技术。
调整后的新计算所将主要围绕高端计算机、网络与数字化核心技术、智能化软件(主要是知识处理与人机交互)三个主要方向开展基础与高技术研究。为了在计算机核心技术上掌握主动权,计算所正在筹建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实验室,充分利用计算所多年来设计计算机的技术积累,力争在芯片设计上(包括CPU设计和SOC设计)起到领头作用。计算所已经有一支队伍从事基于LINUX的机群操作系统和嵌入式操作系统研究,未来几年内将为开发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操作系统做出重大贡献。
计算所的广大员工是科技改革和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的积极支持者,他们是科技改革的动力。为了信息产业的腾飞和祖国的富强,他们继承了老一辈科学家以知识报国的光荣传统,奋战在科研第一线。经过十多年来市场经济的洗礼,计算所的科研人员比过去更加明白国家需要什么,市场需要什么,他们的市场意识和技术转移意识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强。在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的进程中,计算所将遵照科学院党组的要求,进一步凝练和提升科研目标,密切与联想等高技术企业配合,做出让人眼睛一亮、在科技发展史留下痕迹的重大科研成果,不负众望,再铸辉煌。
(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