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计算所改革发展新局面
-在全所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003年1月13日
各位来宾、各位同仁,各位同学,下午好!
在新的一年开始,传统的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首先祝大家新年快乐、阖家幸福、万事如意,给大家拜个早年。
在过去的三年里,特别是在2002年一年中,计算所在科研攻关、创新文化建设、人才培养和技术转移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龙芯一号CPU、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国家信息关防系统、机载SAR实时成像与地学分析系统、IA-64开放源码编译器、IPv6网络关键技术、织女星网格特别是知识网格研究、网络终端计算机(NC)示范、多媒体信息编码技术、面像识别技术、网络存储系统、生物信息学研究和大规模知识库建设等在社会上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有些成果,如龙芯一号CPU等已引起政府、企业与众多媒体的关注,并已成立包括海尔、长城集团的龙芯产业化联盟,三年来计算所共申请发明专利76项,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社会上普遍认为计算所这三年已大变样,朝气蓬勃、硕果累累。
计算所的人气和凝聚力大大增强,无记名的民意测验表明,绝大多数员工以在计算所工作而感到自豪,大家对计算所的前景看好。“创新、求实、团结、高效”的计算所文化正在逐步形成。计算所的科研环境也有明显改善,计划今年5-6月份开工2004年底完成的新科研楼,建筑面积近3万平米,将为计算所员工与研究生提供国内一流的科研环境。计算所的财务状况也有明显进步,2002年年底一天之内计算所到帐8000多万元科研经费,全年收入达到1.6亿元,远远超过年初的预算,长期以来困扰科研单位的捉襟见肘局面已基本改变。
三年来计算所引进了4位海外杰出人才,还从电子所、北大引进了几位研究员,他们在各自的岗位发挥了学术带头人的作用,成为计算所的科研骨干。每年有数千名应届研究毕业生应聘计算所的工作岗位。计算所35岁以下的科研人员比例已从1998年的33%提高到75%以上。经教育部对全国一级学科单位评估,计算所在全国排名第4,几乎与北大并驾齐驱。在科学院高技术口,计算所的一级学科排名最高。计算所在学研究生500多人,已成为我国计算机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三年来,以计算所的知识产权作为无形资产投入,已成立神州龙芯、中衡天纬、京泰网络、中科立腾、神州网信等一批高技术公司,计算所和员工新增加的企业股权已达1.45亿元,以曙光一号知识产权为基础成立的曙光信息产业公司已在香港主版上市,这两年进入国产服务器前三甲,保持了高端服务器第一的位置。计算所与联想集团保持着密切合作的关系,计算所对联想研究院的建立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联想集团向计算所返回了3000多万元利润,并有效地管理计算所二部,为进入知识创新的新计算所轻装前进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志们、朋友们,计算所取得这些成绩,离不开上级领导、下游企业、兄弟院校与研究所以及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借此机会我代表计算所向国家计委、科技部、信息产业部等各国家部委领导、向我们的上级主管中国科学院的各级领导、向解放军总装备部、总参谋部等国防科研部门领导、向北京市、上海市、苏州市等各级地方政府领导,向、联想集团、曙光集团、综艺股份、海尔集团等各有关企业、向中科院微电子中心等各兄弟单位、向为我们提供科研经费的全国纳税人表示衷心的感谢!计算所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也离不开全所职工、客座研究人员和研究生的努力拼搏和辛勤劳动。为了完成科研任务,许多员工放弃节假日休息,熬过多少不眠之夜,牺牲了多少与亲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的机会。借此机会,我代表计算所所务会向战斗在第一线的科研人员,向科技、人事教育、办公室和业务发展部门的管理人员、向努力做好技术支撑与服务的文献中心与后勤职工、向占全所半边天以上的朝气蓬勃的硕士生、博士生致以亲切的慰问。真诚地向你们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在2002年一年的工作中,计算所涌现了一批可歌可泣的先进集体与先进人物。通过年终的全所重点课题评审,龙芯一号CPU课题、曙光4000L超级服务器题、国家信息关防三个课题并列全所第一,机载SAR课题和知识网格课题也获得评审组的一致好评。在年终总结评审基础上所务会决定对龙芯一号CPU等五个优秀课题组、王剑等15名优秀员工、唐志敏等5名优秀管理人员和???等6名优秀研究生予以表彰。希望全所职工和研究生向他们学习,在全所树立学先进,争上游的良好风气,把计算所的各项工作搞得更好。
同志们、朋友们,计算所这三年工作不仅向全社会证明了计算所作为国家研究所存在的必要性,而且在一定程序上增强了政府和全国人民对建立一支科研国家队的信心,对按照科技发展与我国国情建立合理的国家创新体系做出了我们应有的贡献,提高了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研究在全国科研布局中的地位。但是,我们的工作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离我们在计算所发展战略中提出的使命“在信息领域突破类似两弹一星的战略高技术,成为计算机领域国家重大科技行动计划的龙头与纽带、在产业价值链上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成为我国信息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源头,成为国际上同行关注的国家研究所,在若干研究方向上起到领头雁的作用”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国家有许多重大的战略性科研项目,特别是与国防有关的重大项目目前并不一定选择计算所做龙头;以计算所的技术为基础的国际标准现在还只有流媒体编码技术一项,刚刚实现零的突破;龙芯产业化联盟刚刚成立,龙芯CPU和SoC今后能不能真正占领市场还需要我们付出比研制龙芯CPU更大的努力。产业界尚没有形成“你要行业的共性关键技术吗,请去找中科院计算所”这样的共识与舆论。我们在国际会议上发表的论文总数已占全国研究机构的第四位,但计算所科研人员在国际权威刊物上发表的真正有影响的论文还很少,可能在华人学术圈子和少数国外同行知道中国有个计算所,国际上知名的研究所和大学目前可能还不大关注计算所。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不是不进则退,而是慢进则退,慢进则会被淘汰。全所职工应当有高度的危机意识,容不得我们有半点自满和松懈。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科学院新的办院方针和计算所的发展战略。最近科学院党组将新时期的发展战略归纳为科技创新跨越发展战略,科技创新人才战略和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战略三大部分,并提出了2005年、2010年、2020年“三步走”的发展规划。我们要认真贯彻执行院党组这一新的指导精神,实现由“自我完善”转向以世界水平看科学创新发展、以国际竞争力看技术创新目标跨越,从以跟踪为主转向为原始创新为主,从以模仿为主转向以自主创新与系统集成为主,。从分散的研究模式为主转向加强跨学科跨所力量的组织,形成综合创新优势。评价标准从成果、论文与专利数量为主转向以促进生产力进步的实际创新贡献的质量与水平为主。在创新人才战略上强调建立人员流动与动态更新机制,引进、培养有理想、讲诚信、有发展潜力的人才,淘汰有才无德的人。牢固树立与时俱进、持续创新的观念,建立的对学科方向、体制结构、制度管理和资源配置进行动态调整的的动力机制。
在新的一年里,计算所进一步凝练科技目标、改革课题管理机制、强调跨室合作、提高人均和每万元投入的科研产出。计算所要把提高所和室两级管理人员和重点课题负责人的管理能力与管理水平做为重点。学术带头人既要培养综览全局的战略思考能力,成为学科方向的帅才与将才,又要扎扎实实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不要过早地脱离第一线科研工作,成为毛泽东同志批评的“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中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式的人物。计算所承担的863计划、科学院及其他部委的几项重大科研项目,一定要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做出让人眼睛一亮的重大成果。在机载SAR项目的基础上今年要成立空间信息处理中心,为成立计算所国防科研分所(部)打下坚实基础。在技术转移和建立分所方面,2003年一定要有重大进展,为形成新的机制探索成功的范例。在基础研究方面不仅智能信息处理开放实验要上一个新台阶,全所其他方向的原创性研究也要出更有价值的成果,创新的研究氛围要有明显变化。研究生教育要从扩大规模向注重培养质量转变,切实提高研究生的素质。总之,今年全所要上下一股劲。聚精会神抓科研,一心一意促创新。观念上要有新的突破、体制上要有新的创造,组织管理上要有新的举措,创新发展要有新的思路,开创我所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