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一指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国家统一指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李国杰
朱总理在十五纲要的报告中提出“要深化体制改革,形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科技发展规律的新机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进一步解决科技与经济脱节问题,解决科研领域内的部门所有和单位分割问题。”这一要求抓住了当前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要害问题。
目前国家的各项科研计划大都采取课题组或个人竞争申请的方式,各科研单位和大学大都实行类似农村包产到户(组)的课题负责制,人自为战,组自为战。每个课题组力量单薄却又相互封锁。如果这种小农经济方式的科研机制不改变,光是增加科研投入,难以取得重大成果。
我国的科研计划应根据不同层次的要求采取不同的管理机制。对于自然科学基金、973等基础性研究,可以仍采用课题申请方法。对于直接面向市场的应用开发应强调以企业为主,即主要由企业投入,以企业为龙头组织科研力量,国家匹配的少量科研经费应允许企业申请,企业对国家的回报通过给国家多交税体现。对于一般的共性关键高技术,可以由计委、科技部或其他有关部门(如信息产业部)的科技计划支持,在选择承担单位时应强调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鼓励联合申请。而像先进的CPU核心模块设计、安全操作系统开发等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重大高技术研究开发项目,不论其战略意义还是投入强度都不亚于当年的两弹一星,应当由国家统一领导指挥,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专家组负责实施,不能交给一个课题组、一所大学或一个研究所,也不宜由一个部门负责。目前,各省市、信息产业部、科技部和计委都在抓集成电路与软件这两项关键的高技术,应当有统一的分工与协调,避免低水平重复。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形势与60年代研制两弹一星的条件已有很大的变化,应当调动企业、地方与部门的积极性。但必须认识到国外大企业在CPU研制上每年投入几十亿美元,我们在集成电路的生产与设计上与国外至少有5到10年的差距,小打小闹是赶不上的。我国只有真正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集中人力物力办大事,而且要在技术决策上创新,另辟蹊径才能摆脱步步跟踪的被动局面,迎头赶上。两弹一星科研工作的组织者之一张劲夫同志总结两弹一星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经验是有中央专委领导(周总理任主任)。现在我们不能完全照搬两弹一星的模式,要特别强调市场驱动,但中央统一指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传统可以继承。可以考虑采取集中领导与项目竞争相结合的方式。对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安全的重大高技术项目,由中央或国务院领导牵头组成专项领导小组,全国有关科研力量可以通过协商联合组成两、三个科研力量集团竞争,在竞争的基础上组成负责统一指挥的专家组或总体组,专家组对国家负责完成科研任务。就CPU而言,国家组织的项目主要目标是获得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性能CPU核心模块的自主知识产权,各部门与地方可根据市场需要开发与CPU核配套的各种嵌入式的市场产品。总之,十五期间一定要在科研机制改革上多下功夫,努力提高科研计划的投入产出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