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培养信息高技术人才

 

加速培养信息高技术人才

           -----在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上的发言提纲

 

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

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李国杰

 

1.     知识经济最重要的特点是在各种生产要素中人的智慧起主导作用。树人是兴国之本。不论是科研单位还是高技术企业,造就高素质人才是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

2.     我国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取得长足进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已有一批能跟踪世界技术潮流和实现产业化的人才。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存在诸多问题令人担忧的主要原因也是缺乏高素质人才。

3.     信息高技术的重要特点是尖子人才的作用非常大,而我国信息领域最缺乏的是能领导100万元以上课题的青年学术带头人和能领导100人以上队伍的青年企业管理人才。

4.     目前我国计算机教育培养目标主要是编程人员,很难培养出创新意识强的科研人才、信息系统的顶层设计人才和综合素质高的管理人才。

5.     成小事主要靠业务本领,成大事主要靠德行和综合素质。一个人的素质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上的容易被人看到的学历和专业知识只是一小部分,而真正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是责任感、价值观、毅力、协作能力等等。在计算机领域有作为的人才也许比其他领域需要更多的想象力,更有不怕麻烦的耐心和更善于协同工作的能力。

6.     不想当将军的战士不是好战士,但成天想当将军的战士永远当不了将军。目前计算机界的年轻人较普遍的毛病是浮躁与急于求成。学术交流上应提倡以文会友,不要搞新闻炒作,拔苗助长。

7.     博士不博,知识面窄已成为当今青年学者普遍的缺陷,应提倡学一点哲学(包括东方哲学),懂一点文化艺术(包括中国古典文化),提倡一专多能。计算机技术更新很快,应着重培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计算机领域不仅需要懂得如何解决问题(know how)的人才,更需要善于发现问题(know what)的人才。

8.     科研产业两张皮也与人才培养方向有关。培养有市场意识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有科技意识的企业家是今后应注意的重要方向之一,但不应提倡一人两制。院士教授当总裁在国外并不新鲜,不应新闻炒作也不必提倡。应当提倡提高科研成果的含金量和投资者的含知量。

9.     清人龚自珍诗云“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计算机行业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有多大胸怀才能办多大的事,企业与研究单位的领导应有广阔的胸怀包容各种不同才能与性格的人才。

10.   863计划与曙光产业的发展中我们感到计算机界目前最缺的人才包括制定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的人才,善于把用户需求变成网络信息系统规划的顶层设计人才,熟悉市场和技术两方面发展趋势的做新产品定义和概念创新的人才,熟悉硬件功能设计、逻辑设计和高速电路设计的人才,熟悉软件产品总体设计和软件工程管理的人才,具有较强数学功底和创新意识的高效算法设计人才,对计算机、通讯和家电都有背景知识且动手能力强的复合性人才,明白高技术企业发展规律和具有管人本领的企业管理人才,对科研成果的市场前景有判断力的风险投资人才,市场策划与开拓人才,对科学新发现有强烈好奇心并有面壁十年毅力的基础研究人才等。

11.   人才培养是一个社会综合工程,需要一整套的政策与措施,国家机构改革不仅仅是下岗分流,应特别重视人事制度改革,改革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建立有才能的人脱颖而出的环境。

12.   大学是高技术人才的摇篮。目前大学教师青黄不接,应大幅度提高大学青年学术带头人的待遇,吸引稳定一大批青年教授。研究生招生不同于大学本科招生,应提高导师对研究生的挑选权和淘汰权。

13.   看到国内落后腐败的阴暗面而不失去振兴中华信心的有志青年和受过西方文化熏陶但不迷恋西方舒适生活的青年学者是振兴民族产业的脊梁。以优越条件吸引留学人员回国的政策是一把双刃剑,国家需要十分妥善地制定避免或减缓人才单向流向国外或外企的政策。

14.   任何社会都难以作到社会财富的增长与分配完全公平,获得社会回报较多的一批人并不一定是对社会进步贡献最大的一批人。过分宣传、崇拜富有者可能导致社会文化偏好和价值观的扭曲,不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每一个时代总有一批更多地关心国家和人民大众利益的青年先驱,国家和企业要尽量考虑这些先驱的利益,让艰苦创业成为社会的主旋律,让青年人才义无反顾地冲锋陷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