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信息产业为更多百姓服务
让信息产业为更多百姓服务
——访全国人大代表、曙光信息产业公司董事长李国杰院士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现代化事业的进一步推进,信息产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计算机、互连网、服务器等新名词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悉,并逐渐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信息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让更多的研究成果走出实验室,为国家的发展、为百姓的生活服务,是整个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
在信息产业的应用链条上,服务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举个恰当的例子,如果把局域网比做电话网,如果每台终端都是一部电话机的话,那么服务器就是程控交换机。谈到服务器,就不能不谈到曙光。作为国产服务器厂商的三巨头之一,曙光和浪潮、联想共同撑起了国产服务器行业的大半边天。这种三足鼎立之势有力地拉动了民族服务器产业的发展,为国产服务器在与国外服务器厂商的竞争中注入了新的活力。
应该说,能采访到曙光董事长李国杰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这位信息产业领域的专家在平时绝对是个大忙人,这从他担任的一系列职务中就可见一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所所长、国家863计划信息领域专家委员会成员、国家信息化顾问专家委员会成员……趁着李院士在北京出席“两会”的机会,我终于在代表团的驻地“逮”到了他。
今年59岁的李院士,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平易近人。从他的身上很自然地流露出一种学者与长者的平易厚重之气,使每一个接触他的人都能感到平和的存在。从4岁半上学开始,这位北大物理系的本科生、中国科技大学的研究生、留美的博士,注定一生都要与学问为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这位信息产业专家首先想到的依然是人民。在谈到发展信息化的目的这个问题时,李院士表示,发展信息化的目的一方面是带动工业化,推动社会进步,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要让老百姓受益。正如朱rong基总理在第一次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上讲的那样,信息化一定不能搞花架子,要搞真正有效益的信息化。现在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很快,也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变化。但是我国的信息化建设也还有不完善的地方,其中最关键的是目前在许多领域全国还没有形成信息系统化的网络,各个地方、各个行业“各自为战”,这种自下而上建立的信息系统不但会产生许多“信息孤岛”、“信息烟囱”,而且还会产生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浪费。在这一点上,我们和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这直接妨碍了我们国家一些系统(比如社会保障系统、社会信用系统)的建立。“我认为我们的信息化建设一定要有顶层设计,要自上而下地建立信息系统。这次开会我带来一个议案:“尽快制定国有科学数据法”,建议以法律形式保证国家投
资形成的科学数据真正实现全民共享,为解决信息化重复建设问题出一点力。”
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我国的网络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这为我国服务器市场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也为曙光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作为国内一家知名的IT企业,曙光是高科技、高技术向产业化转化的典型代表。从最初的“曙光一号”到最新的“曙光3000”,曙光一直走在国内服务器研发的最前列。李院士告诉我,从技术角度看,曙光的技术研发实力是国内最强的。曙光以中科院计算所、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机工程中心为技术依托,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按服务器产品种类划分,主要分为低端、中端和高端三种系列,而曙光的优势在于中高端服务器。曙光是我国目前惟一能提供全系列服务器产品的厂商,也是惟一能与国外厂商在高端领域进行直面竞争的企业。在曙光是不缺技术的,在经过多年高端机的研发技术积累后,曙光一直担当着国内服务器研发领头雁的重任,但像大多数国内科研院所转型企业命运一样,曙光在最初的成长过程中也经历了一段痛苦的岁月,在产品技术上赫赫有名的曙光一开始作市场就碰到了困难,重技术轻市场的思想一度使曙光对所走的道路感到困惑,但曙光人没有放弃,他们在荆棘中思考着。2001年,曙光新一任总经理历军被推向了前台,这位曾经是曙光机研制生产的功臣开始了曙光大踏步的市场开拓道路。不破娄兰势不还,曙光重新确立了市场和技术的定位,他们说这是一种哑铃型的模式,这次,捧着技术这个金饭碗的曙光公司终于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高速路,“技工贸”的锋芒劈开了又一条企业转型的成功模式。2001年度中国信息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CCID)公布了对中国国产服务器市场研究的报告,报告指出,曙光服务器已经一跃成为国产服务器市场的第三大品牌,其2001年销售总额达到3.6亿元人民币,占据国产服务器17.5%的市场份额。报告同时指出,曙光是国产服务器竞争格局中发展最快的品牌,2001年,曙光在IA服务器方面已经位居国内厂商第四,而在RISC服务器产品方面更是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是国内市场唯一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产品牌。
据CCID报告数据显示,2001年,中国国产服务器市场保持稳定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全年市场销售总量达到8.2万台,与2000年同比增长20.6%;市场销售总额达到20.6亿元人民币,与2000年同比,增长率为15.7%。PC服务器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分别为81638台和19.3亿元人民币,占中国PC服务器整体市场的40.5%和34.6%的份额。在国产服务器厂商中,虽然浪潮、联想光彩依然,但更为引人注目的却是曙光,作为国内唯一的一家全系列服务器供应商,曙光在国内高端、中端市场独领风骚,在低端市场异军突起。2001年,曙光RISC服务器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分别为294套和1.3亿元人民币,占据了国产RISC服务器的所有份额;PC服务器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分别为1.4万台和2.3亿元人民币,全年销售额总和达到了3.6亿元人民币。经过2001年的超常规发展,曙光在国产服务器品牌的综合排名中已稳居第三位。至此,国产服务器厂商中,浪潮、联想、曙光三足鼎立之势已经形成。看着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企业健康的成长着,看着曾经在技术上独步的门生们在市场上叱诧,这些使的李国杰院士终于感到了欣慰和轻松。
由于国际大环境的不利影响,去年国内许多IT企业陷入了低谷。可李院士自豪地告诉我,同整个IT界的萧条相对,曙光可以说是一个例外。曙光的高速成长使曙光人更加坚定了曙光的发展目标,曙光的目标是在2—3年内做中国服务器第一品牌,而在香港主板市场的成功上市,又为曙光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走出了巷子的曙光终于离开了起飞的跑道,曙光本着让信息产品为百姓服务的宗旨,在保持中高档服务器国内领先的基础上,积极地向低档服务器市场迈进,让更多的曙光服务器进入到日常生活领域,为百姓服务。
(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