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一号系列计算机—中国高性能计算机产业的希望
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
李 国 杰
我国计算机国内市场销售额从90年的55亿元迅速增长到超过500亿元,八五期间几乎增长一个数量级。金字号工程与国民经济信息化工程的展开为我国计算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需求牵引力。但是,冷静地分析一下我国的计算机市场究竟为谁占有就会感到形势十分严峻。计算机种类很多,笼统地可区分为客户机与服务器,客户机主要是微机,国产品牌微机市场占有率近年来逐年下降,94年约占20%左右,另外还有20%左右的组装兼容机,市场上一半以上的PC机是进口机,而服务器(包括PC服务器、工作站到小型、大型甚至巨型机服务器)几乎完全是外国产品的天下。就微机以上的高性能计算机而言,我国自己的产品几乎没有立足之地。94年我国进口计算机已花掉近20亿美元。今年进口计算机(主要是高性能计算机)预计为26~28亿美元。我国的金卡工程全国12个试点城市已有8个城市选用美国天腾公司产品,每套500万美元以上。这个局面不改变,我国的信息化可能会完全控制在外国人手里,我国的经济独立性将受到严重威胁。
客户机/服务器方式已成为计算机发展的主流,服务器是90年代增长最快的机种,而对称式多处理机服务器(SMP)是九十年代高性能计算机的主流。863计划智能机专家组选择多处理机服务器作为突破口是非常明智的决策。这是因为:
①与传统的小型机、大型机相比,多处理机服务器在性能价格比上有明显的优势;②并行机技术国外也不十分成熟,没有形成一家垄断的局面,我们有可能迎头赶上;
③多处理机关键技术是软件,技术难点的转移对我们有利;
④一旦掌握多处理机技术,占领了一块阵地,可以向低、高档两个方向扩大战果,形成高性能计算机系列产品。
在国家科委与863计划智能机专家组的直接领导下,在中科院、计算所及其他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于93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全对称紧耦合多处理机—曙光一号并行机。由于曙光一号的研制不是一切从头做起,而是采取了遵从国际工业标准,与主流技术兼容,两头在内,中间在外,集中力量突破花钱也买不到或买来也不合算、具有高附加值的关键部件的技术路线,所以曙光一号的研制花钱少,研制周期短,而且研制成果本身就是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性能计算机产品。93年曙光一号问世时,IBM、HP、SUN、DG等公司的相近性能产品都要卖十几万美元甚至几十万美元,而当时曙光一号报价只有6万美元。曙光一号非常适合做网络服务器,中断能力与多用户工作条件下的响应速度都明显高于国外同类型机器,为我国开展三金工程,建立各部门各单位的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马宾研究员视察智能中心以后,给江泽民、李鹏、朱镕基、邹家华、曾培炎等领导递交了一份题为“曙光一号计算机的设计研制者抓到了机遇,请领导决策者抓紧扶助发展的机遇”的报告。报告指出:“我们是有根据地说曙光计算机的曙光照亮我们要走的路线甚至如何走法!这是最重要的,这比曙光计算机本身的好的性能价格比更重要……
总之,我们自制的,作为信息处理枢纽的曙光一号,和作为信息传输枢纽的数字程控交换机,这两大系列产品的推广应用和生产发展,会大大推动和带领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至于团结科技人才作贡献,激励爱国用户兴中华,其作用不下于卫星上天。所以,应该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已经找到突破口,找到了初入点。关键在于抓紧机遇,乘机扩大战果”。国家领导领导人十分重视曙光一号,将它做为代表我国科技进步的两项重大成果之一,写入94年政府工作报告。
曙光一号系列高性能计算机的产业化,不是一个单位搞出一个科研产品后推销几台显示应用成果的小打小闹的行为,而是涉及我国高性能计算机是一退到底还是积极拼搏占领一席之地的国家行为。国家科委领导高瞻远瞩,于94年1月作出决定:将曙光一号推广列为重大科技产业工程。曙光产业工程的第一步目标是积极融资成立对发展我国高性能计算机有举足轻重影响的曙光公司。历史经验证明:没有一个大的企业来推动,光靠科研单位努力,高性能计算机产业化只是一句空话。但建立一个大企业,资金从哪里来?国家科委与科学院一时都没有足够的资金来办一个大企业。只有靠曙光一号本身的实力去吸引风险投资。863成果是否真有市场价值,能否吸引到大的投资是一块试金石。我们请国内最权威的知识产权无形资产评估机构(国有资产管理局所指定的评估所)对曙光一号进行了十分严格的知识产权评估,从曙光一号的技术含量与市场前景等几个方面综合评估,得出曙光一号并行机知识产权为2309.3万元人民币。这一大大超过曙光一号直接科研经费的知识产权说明曙光一号确定具有很高的技术含量与很广阔的市场前景。在融资过程中,香港汇丰银行准备投资250万美元,曾请世界上最权威的评估咨询公司安德逊公司进行市场预测评估,预测曙光公司三年后曙光系列产品年收入为2.4亿元,年利润为4800万元。按照电子部领导的意见,做为以振兴民族计算机工业为己任的曙光公司最好先办成国内合资企业,我们以曙光一号2000万元无形资产入股,吸引到5500万元现金入股(其中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2000万元、广州白云山企业集团2000万元、国家科委通过深圳桑夏公司投资1000万元、中国科招高技术公司500万元),以7500万元注册资金今年6月在深圳市注册成立了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同时,深圳市政府还以最优惠的地价(低于300元/平米)批给曙光公司5000平米土地(世界之窗附近靠公路的黄金地段),明年要盖2万平米建筑面积的曙光高技术大厦,成为863高技术产业的一个标志。从某种意义上,成立一个规范化的规模较大的高技术公司比研制曙光一号还难。曙光公司的建立是曙光产业工程的重大胜利。
曙光公司现有职工近百人,分成曙光计算机、系统集成与应用软件三个事业部,以系统集成与应用软件带动曙光系列机发展。今年营业额目标是6400万元,净利300万元,明年营业额目标是2亿元,利润1500万元,力争5年内办成年产值与营业额超过10亿元,年利税上亿元的上市股份公司,曙光品牌成为代表我国计算机高技术的名牌产品。
IBM、HP、DEC、SUN、SGI、Motorola等世界上最有竞争力的大计算机公司都在拼命抢占中国市场。而计算机的发展又是日新月异,CPU芯片性能平均每一年半翻一番。我们在高性能计算机市场面临的竞争比程控交换机等其他行业更为激励。直到今年6月曙光公司成立以前,我们没有必要的资金大批量生产曙光一号,只能利用科委通过桑夏公司提前到位的400万元(加上一些自筹的其他资金)生产了20台曙光一号服务器,有计划地在一些有较大市场前景的部门打开缺口,建立根据地,为今年年底将推出的曙光一号升级产品的大量推广打下基础。22台曙光机(包括鉴定前完成的两台)已在通信、Internet网络服务、办公自动化、信息管理与服务等几个领域打开了突破口,抢占了一些桥头堡和滩头阵地,为明年推广曙光一号系列新产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与电子部601集团合作,占领程控交换机市场
电子部601集团研制成功的06机是继04机、08机以后,我国在程控交换机方面又一重大成果,现已有八家工厂在生产、销售,电子部规划06机生产600万线。06机的主控制器采用的CPU芯片与曙光一号一样(Motorola 88K),为了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在国家科委与电子部的组织下,我们与601集团多次协商后决定由智能中心(通过曙光公司)研制、生产06机主控制器,国家科委已批准贷款300万元做研制经费,近日我们将与601集团签订商务合同。两台曙光机(双机热备份)可控制1万线,600万线需要1200套曙光机(对曙光一号稍作改动就能实现06机控制功能)加上配套的控制硬件与软件,这一项产品产值超过1亿元。将曙光服务器改造成嵌入式的通信控制机,这是曙光机占领市场是重大战略步骤。曙光机在通信领域站住脚就好比我们在高性能计算机这盘“围棋”赛中做活了一个眼。
在与601集团合作的同时,我们与正在与郑州信院及北邮合作,将曙光机与04机结合起来,研制符合国际标准的智能网系统(科委拨款500万元做研制经费,在北邮已安装一台曙光一号),这一系统的成功将使曙光机进入十分广阔的邮电智能网市场(如800号、200号、语音信箱服务等)。
2.在国内率先推出Internet服务器
94年11月智能中心召开有22个部委代表参加的曙光Internet服务器演示会,以曙光一号为网络服务器,提供电子邮件(Email)、文件传输(FTP)、文件搜索浏览(Gopher、Archer、WWW)、电子新闻(News)、专题讨论(BBS)等全部Internet功能,特别是提供中文界面与中文通信,引起广大用户关心。至今还没有一家外国公司能提供象曙光Internet服务器一样强的中文信息服务。目前智能中心曙光Internet服务器上的专题讨论(BBS)是国内最大的BBS服务台。全世界已有1500多用户在曙光BBS服务台上发表了1万多篇文章与消息,它已成为国外用户通过Internet网到中国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Internet网络服务已成为曙光一号用户单位的主要业务。
3.并行计算的有力工具,校园网的理想平台
中国科技大学购买的曙光一号安装以后,半年多来每天24小时开机,一直正常运行为该校开展并行计算的科研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并在此机上为胜利油田与南京新技术开发区(已购一台曙光一号)开发并行应用软件。除科大本校以外,安徽省其他单位与Internet联网都是通过这台曙光机。由于曙光一号充分发挥了作用,性能十分稳定,得到中国科大科研人员与领导的充分信任。曙光1000研制成功以后,科大校、系领导积极活动,在省政府支持下,联合合肥分院等单位率先订购了一台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机(已签正式商务合同),并成立中国合肥高性能计算中心。武汉大学是最早购买曙光一号的用户,最近要再买一台曙光一号做校园网的服务器,清华大学CIMS中心也已安装一台曙光一号。多数外国公司的多处理机只有多用户功能,不能实现并行计算,而曙光一号是一台真正的并行机,在高等院校推广有相当的优势。
4.在三期日贷项目中中标,用于信息服务行业
各省市、部委信息中心的三期日元贷款项目引起世界各大公司激励竞争,在北京市信息中心的信息服务项目中,曙光一号战胜各大外国公司产品一举中标。北京市信息中心将以两台曙光一号做信息服务的主机系统,为北京市及其他地区提供信息服务,并打算与曙光公司成立合资信息服务公司联合经营。
5.曙光一号进入军队后勤服务,为国防建设作贡献
解放军总后勤已安装一台曙光一号,作为军队油库管理等事务处理服务器。总后勤部参谋长已指示在全军总后勤部门推广曙光系列计算机。部队是曙光系列的重要用户,总后勤部使用曙光一号是曙光系列机进入军队各部门的前奏。
6.国家各部委办公自动化的理想服务器
曙光公司已先后承担了邮电部机关、海关总署的计算机网络工程、湖南省全省的邮电综合业网工程等大的工程项目,实现部委机关等单位的办公自动化与信息管理。最近已将曙光一号安装在国家科委大楼,实现国家科委的办公自动化与Internet联网。国务院的海内网络工程也由曙光公司设计,准备采用曙光一号做服务器。电子部的办公自动项目也已启动,正在与我们联系。我们已在曙光一号的大型Oracle数据库基础上开发成功办公自动化系统。许多部门,如内贸部、商检局等对这一国内少见的高水平办公自动化系统很有兴趣,已签合同采用这一系统。以智能中心的汉字识别等其他应用软件产品做配套,曙光系列服务器将在办公自动化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7.曙光一号在埃及落户,为高技术出口开创新局面
94年12月一台曙光一号安装在埃及穆巴拉克科学园,一上电机器就正常工作,性能稳定可靠,软件丰富,界面友好,很受欢迎。我们派去的专家培训水平高,95年3月该机顺利验收。埃及政府称赞“中国曙光计算机实验室”是整个亚历山大市(埃及最大城市)水平最高的实验室。曙光一号出口埃及成功在埃及与周边国家造成较大影响,为863高技术成果出口,占领国外市场走出一条新路,吴仪部长为此专门接见了曙光公司有关负责人。
国际上的技术合作都是以实力为基础,曙光一号问世以前,只有一些港台小公司来中心谈合作,曙光一号的成功大大提高了智能中心的知名度与谈判地位。Motorola公司执行副总裁与几位高级副总裁多次来智能中心寻求合作,将智能中心与曙光公司做为战略伙伴。现已签订协议与智能中心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双方各派10人参加,每年Motorola公司至少投入40万美元。在开发曙光一号系列升级产品方面Motorola公司将与智能中心长期全面合作。IBM也选择智能中心做为系统集成的战略伙伴,在智能中心设立ATM实验中心。外国大公司主动找智能中心合作是曙光一号取得的重大社会效益,它将大大加速我们开发新产品的进度。曙光一号开发成功后,胡启恒副院长曾评价曙光一号咬住了高速发展的计算机的“尾巴”,那么由曙光一号而获得的高水平国际合作将使我们能与国际上同步推出基于PowerPC的多处理机,可以说是咬上了高速发展的计算机的“耳朵”。
曙光一号不是一个孤立的科研成果,它代表863计划计算机主题的发展目标与方面,它是振兴民族高性能计算机产业的一个十分艰巨的工程。鉴于曙光一号的成功和曙光产业工程已顺利展开,经专家论证通过,国家科委已批准拨款1500万元,加强支持曙光一号的升级产品开发(作为九五攻关项目)。实际上曙光一号研制成功后,我们就已着手升级产品设计。曙光一号系列升级产品采用国际上最有发展潜力的主流CPU芯片-PowerPC 604和620芯片,计划一、两年内推出1~2处理机的普及型服务器(性能高于曙光一号,价格更低)、2~8个处理机的高档服务器、双机备份高可用系统、高性能Internet服务器及嵌入式通信控制器等五种系列产品。其中基于PowerPC 604的普及型服务器将于今年年底推出,形成推广曙光一号系列计算机的一个大高潮(《计算机世界》调查有56%的用户打算买PowerPC机器),PowerPC服务器性能价格比高于奔腾服务器,而且特别适于多媒体应用。在注册资金7500万元的曙光公司大力推动下,曙光系列计算机明年将打一场漂亮的攻坚战,在建立我国高性能计算机产业的艰苦长片中迈出扎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