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亿中国人共享的“龙网”

8亿中国人共享的“龙网”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杰院士

 

 

国家的中长期科技规划应将网络技术作为龙头,带领信息产业的发展,建立全世界最大的信息网络--8亿中国人共享的“龙网”,这个网是面向普通大众的,特点是成本低、简单易用。

大家知道,信息技术辐射面很宽,对国家的经济影响也很大,需要发展的技术也很多,包括芯片、网络、信息安全、软件等等都是很重要的问题。我觉得我们国家的中长期科技规划,最重要的还是要把网络技术作为一个龙头,所以在今后十五年内整个信息领域需要抓的一件大事,就是要建立一个全世界最大的信息网络,所谓最大的意思是在中国有将近8亿人上网,所以也有人叫“8亿网”,8亿人是什么概念呢?现在全世界还没有8亿人上网,就是差不多相当于美国人口的3倍,就是中国这个网等于3个美国的网,所以这是一件很大的事。

这个网要建成,按照有些专家估计,大概需要投入上百万亿的人民币,这显然是不太合实际的数字,所以我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第一是这个网干什么,这个网对老百姓有什么好处?我觉得这个网的最重要的目的不是用来发点短消息、上点QQ、对话之类,最主要的是要提高全国人民的素质,因为联合国有一个结论性的意见,就是富人和穷人的差别主要还不是收入的差别,主要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和机会不均等,只要给他同样的机会去获取知识,那么有些穷人也可以变成富人。所以在发展中国家首先要考虑的是提高人们获取知识的能力,也就是说这个网实际上是面向中国广大老百姓的,而不是面向少数高收入阶层、高消费人群的。8亿人上网,当然大多数是那些收入比较少的人,因为即使是全国的城市人口都上网也不到8亿。所以我们实际上是要面向全国大众的这么一个网,这里面就有个大的问题,我们在考虑向IPv6发展的时候,我说第一个指标是低成本,终端也好、后台设备也好,如果IPv6做了以后,比IPv4的东西还贵,就一点希望也没有。你可以讲无数个好处,但是都没有用。现在的GSM手机能取代第一代手机,最大的好处就是它便宜,现在做三代移动通信(3G)要想代替第二代,也是要便宜。所以IPv6想在这方面发展快,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便宜,这点上如果没有突破,你讲一万个好处大概也是不行的。所以降低成本是第一个要求。

  第二个要求,不管作IPv6也好,作新的网络技术也好,一定要简单易用,千万不能越搞越复杂,我个人认为网络技术的发展已走到不太正常的道路上去了,越做越复杂。全世界做路由器的大概就几家,别的家想做也做不了,但是PC就不一样了,PC由于标准化、由于它的普及,全国做PC的单位很多,自己都可以攒,所以我希望将来的IPv6或者以后更先进的路由器是自己都可以攒一个,这个并不是幻想,我觉得将来的方向一定会朝这个方向走,否则没法普及的。再一个,使用方便也是很关键的,这也许跟IPv6本身没多大关系。东西太难了再好的技术也普及不了。中国人如果是只有少数一些发烧友、一些个别的有钱人能够上网的话,这种信息化还是没有太多意义的信息化,应该让更多的人享受信息化的优惠和好处。做IPv6也朝着这个路去走,我觉得就会越走越宽广,你不朝这个方向走的话,就会天天发愁,到底用户在哪儿,应用在哪儿,老这么想的话,就有问题。我这种讲法不是站在生意人、运营商的角度讲,运营商可能考虑的是要有更多的回报过来,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个薄利多销的问题,你让更多的人上网的话,也许每个人的利润比较小,但是好处还是很多的。

IPv6关键技术研发涉及地址转换、协议测试等,目前研发经费有限,国内厂商在产品特别是终端上的研发滞后,M2M起来后将有很多创新的应用可做,终端及应用空间很大。

  关于IPv6的研发,因为我是中科院IPv6研究项目的负责人,所以把中科院的研究情况讲一下。最近IPv6路由器已问世,863的成果已经开始验收鉴定,清华大学和国防科大已经宣布成果,还有四家也是863的项目,华为、中兴通讯、港湾公司和郑州信息工程大学这几家都在做,承担863任务做路由器的就有六家。中科院这个项目和别的项目有点不一样,总投资有6000万左右,这点钱对于比较大的示范网还是不够的。当时选的方向,是要把IPv6用起来。为什么要做城域网,因为IPv6推广起来,只把大城市之间连起来了不够,关键是在一个城域里面,有相当多的人在用。我们定的目标至少是千人以上,当时的想法就是如果我们没有几千几万人用的话,就很难是一个大的实验。我们选择的是北京和重庆两个地方来做实验。重庆的示范网已经上了,华为公司的报告中也提到重庆示范网。重庆示范网是一个真正IPv6城域网的实验网,重庆大学等单位在用。

做示范网中解决了什么关键技术呢?首先就是大家目前关心的IPv4/IPv6转换问题,我们在重庆做示范的时候,运营商不太愿意说你给我做一个纯的IPv6的示范,他觉得这样做的话,用户就很难找,所以他们还是希望这些用户能够穿过v4,至少v4的应用都能用上。我们研制了v4v6转换网关,已做到千兆级的,速度非常快,能实现各式各样的转换方式,不是一种方式的。现在v4的用户到v6非常自如,用户感觉不到在V6网上。除了重庆在用之外,北京的试验网也在用。

第二个关键的问题,IPv6的协议需要测试,将来做了各式各样的设备以后,必须有一套非常严格的测试设备和软件,来测试它的各种上网设备,保持一致性。我们这个测试软件在全世界来讲也是先进的,包括美国的国防部门也选用它作为美国军方上网测试用的软件,其他的如泰国,德国等也用我们的软件做测试。我觉得对于IPv6。不是说协议完全做好了,中国人就没什么机会了,这里面可做的事情还非常多。

关于IPv6,我觉得我们国家现在最缺的是V6终端设备,我们做示范的时候,感到最棘手的问题就是用户端设备。国外厂商有支持IPv6PDA,开价是8000元,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我在此呼吁,国内各位厂商,早点动手做V6终端。移动是一个更大的市场,但是现在很难找到比较便宜的能够推广的IPv6终端设备。我希望大家看远一点,不要等到大家都做了才开始做,那就晚了。

如果将来有一些M2M等一些新的应用,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求他有个人地址,而不是躲在虚拟地址后面的应用。现在很多中国的应用,讲讲这么多人上网,多数的人上网是别人不知道的,你要下棋你要玩游戏,如果网友躲在后面,你就点不到他。像这种应用,如果中国需要每一个人在网上出现,且作为网上的独立的分子出现,就必须有一个地址,这样的应用可能就推开了,这里面有可创新的,可做的关键技术包括一些真正的工业标准,终端也好应用也好空间很大,需要我们做的事情很多。

 

      -------2004年在IPv6高峰会上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