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涛  研究员  

研究方向:

所属部门:前瞻研究实验室

导师类别:博导计算机应用技术

联系方式:jtli@ict.ac.cn

个人网页:

简       历:

李锦涛研究员,1989年获中科院计算所计算机应用专业博士学位,并获中国科学院首届院长奖学金优秀奖;1989年至1990年在捷克科学院人工智能国际实验室作客座研究;1994年晋升为研究员;2000年评为博士生导师,并于2005年获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奖教金。

自1991年以来,先后担任中科院计算所CAD开放实验室副主任;Motorola—NCIC联合实验室副主任;数字化技术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科技副职);计算所所长助理;计算所副书记等职务,具有很强的科研管理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于2005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副职先进个人”称号。目前,担任中科院计算所书记、副所长,中科院计算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

积极参加国家863计划和国家十五计划的战略研究和规划制定,并先后担任国家863计划“数字化技术”技术总体组组长、国家863计划“智能化农业信息处理系统”技术总体组副组长、国家科技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规划”技术总体组顾问等工作;曾任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会长,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虚拟现实与可视化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副主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

从1986年开始,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成员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973、86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攻关课题、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和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的研究任务。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两次,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两次、三等奖一次;以及国家863计划智能计算机系统主题先进个人一等奖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

主要论著:

1.On Defining Affinity Graph for Spectral Clustering through Ranking on Manifolds, Neurocomputing 72 (2009) 3203-3211;

2. TRECVID 2008 High-Level Feature Extraction By MCG-ICT-CAS,Proc. TRECVID Workshop,Gaithesburg,USA,Nov 2008;

3. A More Topologically Stable Locally Linear Embedding Algorithm Based on R*-Tree,PAKDD 2008: 803-812;

4. Personalized Multimedia Web Summarizer for Tourist. WWW 2008: 1025-1026;

5. A Density-Based Method for Adaptive LDA Model Selection, in press,Neurocomputing,2008;

6. 基于视觉感知的时空联合视频拷贝检测方法,计算机学报,2008年;

7. Improvements on Rate-Distortion Performance of H.264 Rate Control in Low Bit Rate,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 for Video Technology,2007;

8. Secure and Incidental Distortion Tolerant Digital Signature for Image Authentication,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CST) ;

9. Interactive key frame selection model, Journal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and Image Representation,2006,volume 17,Issue.6: 1145-1163.

10. 交互式关键视频对象选择模型, 软件学报, 2007,第18卷第3期;

11. Format-Independent Motion Content Description Based on Spatiotemporal Visual Sensitivity,IEEE Transactions on Consumer Electronics,2007, Vol.53, No.2, Page769-774;

12. 易错视频传输中基于带宽-失真代价最小化的部分重传算法,计算机学报,2007,第30卷第2期;

13. Motion Adaptive Deinterlacing with Accurate Motion Detection and anti-aliasing Interpolation filter, IEEE Transactions on Consumer Electronics, 2006,Vol. 52, No.2,page:712-717

14. 一种分像素运动补偿插值滤波方法及高效VLSI实现, 计算机学报, 2005年第12期;

15. SSF Fingerprint for Image Authentication, An Incidental Distortion Resistant Scheme, ACM Multimedia 2005, November 2005;

16. Design of Virtual Personal Computing Environment for Ubiquitous Computing,Proceedings of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Applications and Technologies (PDCAT'05),2005.12;

17. 混合视频编码控制中一种新的自适应Lagrange乘数选取模型,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5,第42卷第11期;

18. 低比特率视频编码中一种有效的码率分配算法,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5,第17卷第11期;

19. Efficient Quantization Step Selection Scheme For I-Frame In Rate-Constrained Video Coding,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Image Processing 2005. Genova, Sept 2005, Italy;

20. High Throughput and Low Memory Access Sub-pixel Interpolation Architecture for H.264/AVC HDTV Decoder,IEEE Transactions on Consumer Electronics,August 2005;

21. Compact And Robust Fingerprints Using DCT Coefficients Of Key Blocks,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2005,Volume 3523

22. 图形终端应用协议中计算密集型操作的分布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5,第17卷第4 期;

23. Compact and Robust Image Hashing,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2005,Volume 3481

24. 一种自适应的视频流化前向纠错算法, 软件学报,2004,,第15卷第9期;

25. Semantic and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V Diving Programs,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4,volume19,No.6;

26. A novel DCT domain transcoder for transcoding video streams with half-pixel motion vectors,Real-Time Imaging,2004,volume10,No5;

27. 跳帧转码的运动矢量合成研究,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4,第41卷第5期;

28. 一种基于速率的组播拥塞控制算法及其性能分析,电子学报,2004,第32卷第2期;

29. Half-pixel filter of MC-DCT compressed video,Electronics Letters,2003,volume 39,Issue.17; 3

0. 虚拟环境技术,中国铁道出版社,1996年

31. Strongly Fault-Secure PLA’s and Totally Self-checking Checkers,IEEE Trans. on Computers,1988,Volume37,Issue7。

科研项目:

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多媒体内容搜索技术研发,负责人,2006.1-2007.10
科技部政府间科技合作项目,跨媒体网络信息检索关键技术研究,负责人,2005.12-2007.12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虚拟体育运动训练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负责人,2005.10-2007.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运动库检索和视频分析的三维人体运动重构,负责人,2005.1-2007.12
863计划重大项目,智能化网络访问终端系统,负责人,2001.11-2005.12
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网络计算机关键技术研发与产品化,负责人,2003.1-2004.12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智能网络应用协议的设计开发,主要成员,2004.1-2004.12
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NonPC接口和智能化中文接口服务,2002.6-2004.7
863计划重大项目,智能化家庭信息中心平台研究,负责人,2000.1-2000.12
九五攻关项目,集成平台与基于专用芯片的VR加速卡,负责人,1996.1-2000.12
863项目,HPC集成及产业化,负责人,1998.1-1999.2
863计划重大项目,3C结合的算通机研究开发,主要成员,1996.1-1998.2
863计划项目,适应多种数字化设备的因特网内容规范与转换工具”,主要成员,2000.1-200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种PLA测试方法,主要成员,1988.1-1989.12
七五攻关项目,测试方法研究及应用,主要成员,1986.1-1990.12

获奖及荣誉:

2006年,面向体育训练的三维人体运动模拟与视频分析系统,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五;

2006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优秀教师”; 

2005年3月18日,2003-2004年度“中国科学院与省市、企业合作先进个人奖”,科发产字〔2005〕87号文; 

2005年,“中国科学院科技副职先进个人”称号;

2005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奖教金; 

2001年,国家863计划智能计算机系统主题先进个人一等奖; 

1993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89年,中国科学院首届院长奖学金,优秀奖; 

2005年,智能化网络访问终端系统研究及其应用,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一; 

2003年10月,一种龙芯-1CPU的网络计算机主板系统及复位方法,第十四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荣获银奖; 

2002年,个人计算与移动计算相结合的算通机技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五; 

2001年,个人计算与通信相结合的算通机技术,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四; 

1999年10月,集成电路逻辑设计与测试基础技术研究,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五; 

1992年10月,测试方法研究及应用,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四; 

1990年10月,一种PLA(可编程序逻辑阵列)测试方法,中科院自然科学三等奖,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