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中国科学院大学“拔尖计划2.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第三期“成长伙伴”国际暑期学校顺利举办
为深入推进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促进跨学科文化交流,强化“大先生”思想引领,激发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精神,2025年7月28日至8月1日,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成功举办第三期“成长伙伴”国际暑期学校(以下简称“国际暑期学校”)。本期国际暑期学校以“人工智能时代的计算”为主题,强调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抓住重点问题攻坚克难,为我国计算机事业发展培养和选拔优秀后备人才。来自全国45所高校的近80名优秀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获得结业证书。
全体合影
7月28日,国际暑期学校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以下简称“计算所”)正式开班。开班仪式由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学院科教融合办公室主任、计算技术研究所教育处处长王元卓主持。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玉泉书院副院长郑阳恒教授,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教学委员会副主任陈熙霖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包云岗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玉泉书院副院长黄庆明教授分别出席并致辞。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部部长、玉泉书院副院长燕敦验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网安密码学院党委书记李剑,计算技术研究所教育处副处长、研究生学位主管李丹,计算技术研究所教育处本科管理办公室主任郭晓康和本科管理相关负责老师出席仪式。
郑阳恒副校长致辞
开班仪式上,郑阳恒副校长指出中国科学院大学始终坚持“科教融合”育人模式,致力于培养“能够回答时代之问”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他鼓励同学们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汲取扎实的理论知识,开拓视野并主动投入,在勇挑时代重任的同时感受科学探索的魅力和挑战,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方向。
陈熙霖所长致辞
陈熙霖所长介绍了在拔尖基地支持下举办国际暑期学校的目标与意义,希望能够通过将最新的学术进展与基础课堂相结合,给同学们新的启发,同时让更多的来自不同高校的学生分享拔尖基地建设的成果。他强调本期国际暑期学校的主题是“人工智能时代的计算”,指出要在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加强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推广。他期望同学们在前沿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既收获丰富的知识,更收获深厚的友谊”。
包云岗副院长致辞
包云岗副院长用“学习知识、广交朋友、开放包容”三个关键词寄语学员,鼓励大家从前沿报告中领略学术动态,把握学习知识的平台,勇攀学术前沿,更在多元化环境中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体现高水平开放国家的青年风采。
黄庆明副院长致辞
黄庆明副院长期望同学们能在与引路人和同学者的近距离学术交流中“永葆好奇、主动交流、拥抱挑战”,以好奇心为驱动,让思想碰撞火花,在合作共赢中享受喜悦。
往届学员曾天成(左)与本届学员南子皙(右)发言
往届学员代表曾天成回顾了自己去年暑期学校的心得经历,从前沿讲座到实地考察,曾天成在谈及过往国际暑校经历时如数家珍,并期待同学们都能在接下来的丰富课程中找寻自己的学术方向。本届学员代表南子皙表示:“我们带着对未来的好奇,从五湖四海汇聚于此,将在思考与交流中共同定义‘下一代计算’的模样。”未知的科学历程正在前方等待着同学们的积极探索,无限可能正在这里期待学子们梦想起航,她坚定有力的话语正是昂扬青春的最好模样。
特邀专家带来丰富课程讲座
本次国际暑期学校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计算”主题,针对多个人工智能前沿方向开展一系列讲座课程。特别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徐宗本教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包云岗研究员,清华大学刘洋教授,中国科学院软件所田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陈熙霖研究员,上海科技大学虞晶怡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蒋树强教授,北京大学王鹤助理教授,浙江大学潘纲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Trevor E. Carlson副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建欣教授,安徽大学孙长银教授等国内外知名学者带来12场前沿报告。从开源芯片到大模型架构,从智能体设计到具身智能,学员们在头脑风暴中随专家学者们共享这场学术盛宴,收获颇丰。
国际暑期学校学员认真听课
走出课堂,学员们步入计算所展厅,于计算所厚重的历史脉络中,感受老一辈科学家矢志报国的赤诚决心。国际暑期学校还精心安排学员们到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进行参观交流。从大数据与大模型前沿讲座到高端计算机,从导盲穿戴交互设备到实时监控预警系统,一场场报告和一次次交流把课堂延伸到科研一线,让“产学研”在同一片天空下交汇成更辽阔的学习场域。
王元卓处长带领学员参观计算所展厅
学员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参观
8月1日,第三期“成长伙伴”国际暑期学校结业仪式在计算所举行。结业仪式由计算技术研究所教育处本科管理办公室主任郭晓康主持。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部部长、玉泉书院副院长燕敦验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包云岗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计算机网安密码学院党委副书记齐洪钢教授分别出席并向各位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燕敦验部长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结业仪式中,燕敦验部长对同学们提出“身心健康、扎实学识、合作意识”的三大期望。包云岗研究员则使用三张“未来船票”向同学们致以祝福,鼓励同学们拥有相信的力量,坚持寻找好的价值观,并敢于与众不同。
包云岗副院长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当“前沿”遇到“伙伴”,一周的课程充满收获的喜悦。八个小组学员代表依次发言,分享自己的学术心得与生活感悟。“用世界的眼睛看自己”,让代码有思想、让技术有担当,青年学子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这是“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的最佳写照。
齐洪钢副书记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至此,中国科学院大学“拔尖计划2.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第三期“成长伙伴”国际暑期学校正式画上圆满句号。一周的时间里,这些青年在人工智能与计算的浩瀚宇宙中携手探寻,留下了最前沿的学术追问、最真挚的同窗情谊、最炽热的报国初心。他们将带着智慧与力量奔赴五湖四海,也把“拔尖基地成长伙伴”的精神火种撒向更远的地方——计算的蓝图正等待他们共同书写,科技报国的实践将在祖国大地上遍地开花!